【www.wfmzgg.com--精美散文】

草垛(cǎo duò),名词,指的是堆放整齐的草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搁在书案上的草垛散文范文汇总六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搁在书案上的草垛散文1

站在门外,思想寂寞,灵魂却穿过史诗般的枫林,遥望天边。行走在油画般的路上,搁浅心底那枚秋月,那湖秋水,注定守望。

――题记

翻开旧历,风起的思念,宛若你的目光,洞察这宁静的夜。微凉的时节,从一个声音认识一个声音,发自心底的呼唤,从一张薄如蝉翼的纸开始远航。叩开心湖的涟漪已到深秋,那种忽明忽暗的思想,抵达心灵的城堡,从陌生至熟悉。时间像长有翅膀的飞鸟,靠近树。对峙的峰峦,孤寂的石崖,拨动大地。音乐飘扬的心空,一首诗的成长,一扇门的开启,一弯月的相思,注定在风起的时候荡开岁月的情怀。凝眸情思,书写月光,万籁俱寂的一座城,守望着梦放飞的时光,撕下相思的谱子,一阙幽歌回旋。

从时间的角度,认识了深度与肤浅,磨砺了一种韧性。起初的简单,天真抑或稚嫩,仿佛停在童年的码头。时间被打磨,棱角分明,历练的过程,从痛则痛,从伤则伤。一个声音从遥远的土地上传来,生命的或轻或重,尘世的红与黑,被异样的天空发明。深入或淡出,渐渐形成一种起航的风格。无需轻描淡写,无需一笔小桥流水,波澜而壮阔的尘世风雨,迎合着一个梦,远远的,远远的,与灵魂无关。在风雨路上邂逅那种有色的泥土,完全与这个城市背道而驰。渐渐地,远离与自己无关的风言风语,远离与心灵摸不着边的愤世嫉俗,远离一些人群,栖居在一片阳光下,谛听鸟儿的欢鸣,回归大自然的本真,也就是心灵的本真。

站在门外,思想寂寞,灵魂却穿过史诗般的枫林,遥望天边。行走在油画般的路上,搁浅心底的那枚秋月,那湖秋水,注定一生守望。

从萌动的时间算起,秋已深了。

文字,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心灵中的一剂良药。跋涉的路途,从远山到丘壑,从天南到地北,从慕名而来,从求知而来,浩瀚的文字海洋,丰腴着一颗玻璃心。善解的星空,涂满时光的仰望,从楼群至低微的山峦,从土坯至朴实的大地,从一次次忧伤的过程,幻化成风雨中的骄阳,风风火火的回望,奠定了今生的沉静,大大咧咧的仰笑,积淀了今天的`沉默。风,吹来了幸福的指数,在走走停停的光阴里,欣赏一粒词的冷漠,欣赏季节轮回的片片秋色,赏心而悦目,一首诗的哲思与睿智,深度与厚度,欣赏一篇篇激昂心灵的文字,打开一壶秋色,在月光的案头上,为挑灯耕耘的人一声轻吟与呵护。不见底的深邃,沿彼岸的风声寻觅,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从千转百回的逆流忆起,攀爬的藤缠绕黄昏。夕阳在夕阳下,读懂了时光深处的疼。

在时光岸边,呼吸来自遥远的天籁。音乐流动的情殇,被诗人捡拾。一船寂寞,挂上树梢,指尖流淌的音律,被繁简。涉过你的码头,风起云涌。听海,涛声高过了思念的礁石。我沉入自己的世界,一次次回放,枫林晚。踩着月光的河,知晓树的等待。乡音难改,知音难觅,一生拨弄琴弦的人,驻扎爱的港湾。时间再次放映岁月的思念,沿岸的炊烟,再次牵起思乡的盼。走进文字,一片辽阔,丰厚的韵味,足实的蕴涵,活生生让人变了个样。美,源自心灵。

翻开一本书,倦读一百遍,形象与象形,刻入心湖边。

读书如读人……

厚积的尘埃,多么像我多次谈吐的词。简简单单,简简单单。

赤脚耕耘的土,一半是收获,一半是欢喜。回头翻看心灵的胶片,那肤浅的词粒,那删繁就简的语言,已经深深地埋藏,在我那片稚嫩的天空。细数岁月的流痕,是喜悦,是快乐。

搁在书案上的草垛,宛若一朵洁白的云,让我的心空放晴。我沿着长廊的吸引,像流水,像晨露,像初起的太阳,我闻着鸟语花香,曼妙心灵的磁场,我游荡音乐的泉水,富足生命的苍白,我洗礼岁月的雾霾,放心灵一个洁净的天堂。沉默的心声,来自沥沥三月,扩张的文竹,守护我的眼球,我在键盘的敲击声里,越走越远,宛如朗朗晴空,迢迢路途,我以一个人的方向为指引,大步前行,只为抵达心灵的海湾。

靠近身边的尘埃,我的眼神放行远方……

背靠土地,我在匆忙的路上行走,一天,一天天,不厌其烦,不辞劳累,正如我这初生的文字。

吸纳海阔天空,吸取佳片有约,我在斑斓的世界里静默心音。色彩缤纷的世界,看万般明媚,读万卷风云。我沉入一片海洋,鸟瞰。看芸芸众生,看大千世界,美,沦陷。

我用尽一生的倾情,读阅爱的灵性……爱,在生命的湖心永存。

我急切切开晨露的眼睛,放行一生的想,从夜晚轻吟的心声,到苏醒的阳光,再至黄昏,那声声呼唤的鸟鸣,洞开初冬的早晨。

搁在书案上的草垛散文2

秋天的稻草垛优美散文

当勾了头的稻穗在秋风中发出了成熟的响声的时候,农人便开始整理稻草的场地了。平时,稻草所占的场地,大都种上蔬菜或水瓜之类,绿油油的一片,庄稼人是舍不得让土地闲着的。这会儿,女人带着竹篮和镰刀,不紧不慢地拔下围在场地的篱笆,砍断了瓜藤,把瓜儿和蔬菜一脑儿地装进篮子里;一家干了,接着便是三五家,没半天工夫,场地便被修整得干干净净。接着,男人便把浸在池塘里的木桩捞出,喊着号子扛到场上,再用铁锹挖掘一排排半米深的洞穴,埋下小桶似的木桩,架上大腿粗的木条,太阳还未落山,稻草垛的骨架就搭成了。

不需三五天,秋稻就登场了。收秋稻不如收夏稻那样火急火燎,农人还是不紧不慢,他们将稻谷把运到晒场堆了起来,像座小山,然后择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雇来打谷机打上两三天,稻谷打完后,一个个新的稻草垛也就诞生了。

稻草垛是耕牛冬天的“主粮”。收完秋稻后,冬天也就来了,天空刮着刺骨的北风,飘着冷冽的细雨,山头坡地,原先半青半黄的草眨眼之间变成了灰蒙蒙的一片。这时候,牛已无草可啃,也不劳役,它们整天窝在稻草垛下躲避风雨,啃嚼着头顶上的稻草,饱了,又被农人赶到河边饮水,日复一日,直至春天的到来。

看到蘑菇一样的稻草垛,我便想起儿时的时光来了。小时候,村里很穷,孩子们的玩乐只局限于捉迷藏、打陀螺等几个玩法,而秋天在稻草垛里捉迷藏是令人快乐的事情。我们一群孩子晚饭后常常爬到稻草垛上,叫喊着,蹦跳着,不停地翻着筋斗,接着又分队捉迷藏。有些顽皮的孩子为使对方找不到自己,就用手在稻草垛里扯出稻草,挖了一个深洞钻进去,任对方怎么找也找不到,而在洞里藏久了,竟然睡着了,直到天亮才揉着惺忪的眼睛回家……而这些,大人是不会骂孩子的,因为他们加班蹚谷到半夜,已是疲惫不堪,回到家里便呼呼大睡了,当然,他们也知道稻草垛里很温暖,是冻不着孩子的。

稍大的时候,我常常为村里的"稻草垛感到骄傲。因为我村里的稻草垛比别村的稻草垛高大,这意味着我们村打出的粮食比别的村多。关于稻草垛,我们村里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很浪漫的故事。有年,一个媒人介绍远村的一个姑娘与我们村的一个后生相亲,双方已经见面,姑娘对后生的长相很满意,只是男方家里的条件如何,女方的家就不知道了。媒人当然说这个后生为人怎么怎么好,房子怎么怎么好,每人每月能分50斤稻谷等等。而女方在我们村子里没有亲戚可查,他们是不可能相信的,怎么办呢?姑娘的父亲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看稻草垛!他瞒着家人,一路走一路问,偷偷地来到我们的村庄,瞭望几眼后,扯把稻草就回去了。回去后他对家人说,女儿可以嫁!家人问他怎么见得?他从兜里掏出一把稻草说,他们村的稻草垛如小山一样高大,稻草也很长,结的谷粒很多,媒人说他们吃50斤稻谷肯定不错!当时是“农业学大寨”的时候,粮食实行定量分配,每人每月能分得50斤稻谷的村屯简直是凤毛麟角了,不久那个姑娘就嫁到我们的村子来了,再后来,那个姑娘,不,那个媳妇经常挑着米回娘家……

如今,山村里的稻草垛不比生产队的时候高大了,但个数却比以前多,这是因为田地已经分到了农户的缘故;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些年来,村里许多农户都种植了甘蔗,种稻田的相应少了,因为种蔗比种稻收入更高。但不管是种稻还是种蔗,大多数农户还养着耕牛,因而星星点点的稻草垛在山村里便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到了来年春天,稻草垛的草已所剩无几了,而这时候,山坡上的草已经生长,牛们挣脱缰绳,奔向那绿色的山坡,啃嚼那满是露水的嫩草,渐渐地,稻草垛便失去了它的作用。不久,男人们便拿着禾钗,把剩下的稻草钗翻在地,扛走柱子和木条,然后划根火柴,瞬间,稻草便化成了一堆灰烬。

一场春雨过后,稻草的场地又被翻松了,不及半月,场地上又是一汪碧绿的菜苗……

搁在书案上的草垛散文3

怀念枫株湖畔的草垛散文

今天是双休日,孩儿从上饶赶回横峰来度周末,我在家陪着妻儿上上网,聊聊天;外面的天仍然下着淅淅沥沥的秋雨,将润泽肆意的渗入干枯的地皮。在我个人的记忆里面,突然想起老家-------枫株湖畔的草垛来,我的老家垄坑村位于鄱阳湖南岸、信江河下游的枫株湖畔一个不到300户的小山村,记得小时候村子里面每家每户的房前房后与院落里面都会立着草垛。其数量和大小,是衡量主人一家勤劳与否、日子过的是否有心劲儿的标志。

众所周知,村里草垛的成分不外乎有晒干的野草和各种庄稼的秸杆两种。其中,某些庄稼秸秆是给牲口们预备的上好草料。记得村里一家有五个儿子,个顶个娶妻无望。弟兄们有劲儿无处使,一有空闲就背着篓子上坡薅草,晒干上垛,比赛似的堆起了五个大草垛。邻村一个大姑娘偶然打这家门前过,被五座硕大、整齐、喷香的草垛馋得住脚打量了半天。不久,那个大姑娘就嫁给了这家老大。很快,下面的四个弟弟也都顺利地娶到了媳妇。这个励志故事让村里那些老小光棍们深刻地意识到:草垛是个宝啊,能勾来媳妇的脚!冬天,忙碌了春秋夏三季的耕牛安静地站在阳光充足的棚圈里,不停地咀嚼反刍,嘴角泛出雪白的泡沫,让老农们油然而生踏实和闲适的心情。丰满、圆润、喧腾的草垛,是母性的。只要草垛不空,家庭主妇们一日三餐就能准时在屋顶上升起炊烟的旗帜。听我的三叔叔给我介绍说,这些草垛或许还是我们村里当时某些春情发动了的青年男女们的绝佳幽会地点呢!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读过这首唐诗,当时并不怎么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柴门闻犬吠”这一句,却是一看就明白另外。在我的印象中,柴门相伴的童年,从不设防。记忆中的老家枫株湖畔的小山村-----垄坑村的家家户户的柴门极少上锁,有的只是一个简易的门扣,伸手就可以拿开。更多的柴门从来只是虚掩着,作用只是提防家禽家畜们不听唤乱进出。这样的柴门挡不住不羁的童年。 随着我们的日渐成长,时光将柴门侵蚀得无比脆弱,似乎稍稍用力,就会散做四散的零件。柴门终将老去,而日子却逐渐散发出生机。改革开放改变了乡村的面貌。老屋被拆除重建,篱笆墙换成了砖墙,而柴门也变成了更考究的木门、铁门。柴门常常被用作贫寒之家的比喻,但也可以沉淀为醇厚的记忆。

那些乡村少年中就曾经有我的身影。三十多年前的那个夏天,我也是家乡山坡上那些暴虐霸主中的一员。少年无知的我们,对与自己共生共存的小生命及自然万物缺乏怜悯和尊敬,每个人都曾犯下过“累累血债”。现在想起来又是多么的后悔啊!记忆中我们小时候,我和三弟都熟稔柴门的打开之法。有时候,母亲要出去做农活,家里又无人看管我们,为防止我们乱跑,母亲总会用一把铁锁锁住柴门,但只要父母一离开视线,我和三弟以及孩童们就会飞快溜走,只要在门的低端,使劲推开一道斜缝,把头伸进去,用力一钻就过去了,小狗也尾随其后。我们们钻过去之后,不会忘记再把门拉上,玩够了就回家。我们算准了母亲大人们回来的时间,总能先回一步,暗地里偷着乐。在寒冷的秋冬季节,秆垛散发着母亲般动人的光辉,让人心里顿生喜悦之情和暖洋洋的感觉。把秆垛撕开一个能容身的洞口,就成了我们爱读书的农家子弟们理想的`书屋。

如今农村生活有了许多改变。乡村上空袅娜了几千年的富有田园诗意的炊烟,已被工业化的呛人的煤烟和液化气所替代。草垛正在消失。前几天某地雾霾严重,有报道说是农民在农田里就地燃烧庄稼秸杆惹的祸。不由地想起,若是从前,怎舍得让秸杆白白地燃烧在地里,它们会被早早地搬回家,用杈耙垛成垛,垛成一个个冬天的小太阳。

在我们成长壮大的岁月里,乡村大地曾经多么慈悲地供养过我们啊!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没有污染,土地中没有过量的化学毒素,河水清澈,井水甘美;周围的各色生物,它们始终如一地环绕着我们,并不因为乡下孩子的贫穷和卑贱而心生歧视,也不因为曾经受到的伤害而远离,它们用声音为我们歌唱,用色彩愉悦我们的眼睛,用忍耐和等待觉醒我们的心灵。

如今长大后,我离开了枫株湖畔的那个小山村,同时把思念和乡愁永远地带在了身边,埋在了心里。假如时光能够倒流,能够再回到那些山坡上,回到那些时时刻刻都在忙忙碌碌的小动物们中间,我一定会静静地坐在它们身边,陪伴它们,欣赏它们。

现在的故乡景色依旧,满目亲切和疮痍。多年的劳累奔波,苦思积虑的我瘦了,那故乡的土地和人,是否也同我一样,显见憔悴?深厚的乡村土路上的脚印被我重新踩过,自觉愈是沉重的怆然,便愈增添了一份坚定和信念。我靠近了故乡,踏着这片疮痍向前的土地。听到在大城市中不曾听到的虫吟和狗吠的断续。不见冷峻和干躁,但我的心已显见湿润了。我回到这足以使我欣慰和感喟的土地。

刚才,听我的老弟来电话告诉我说,村子如今已不复是记忆中的村子了,草垛正在消失了。在当下这个剧烈变化的年代,期望某些东西为你留存,那无异于刻舟求剑。怀念枫株湖畔的草垛,其实是怀念一些美好的事物,比如童年的欢乐、家庭的温暖,比如晴朗的天空和纯洁的爱情。这些是不是也正在加速消失呢?就像枫株湖畔的草垛!草垛正在消失,其实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只是这种消失,让我耿耿于怀,记忆犹新,感觉缺少了许多的温馨和温暖!这就是我的思绪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时的强烈感受!

搁在书案上的草垛散文4

也说稻草垛的散文

(一)

去年回去收秋,老同学陈学新打电话来,让我拍一些稻草垛的照片。我想他该是没事闲得慌吧,一个乡下人离开故土都十几年了,还恋恋不忘稻草垛,准是吃饱了撑的。再一想谁又没有思乡情结呢,许是稻草垛凝聚了他太多的乡情吧,我便爽快地答应了他。可等收完了稻子,也没见村庄上有一个像样的稻草垛。那些低矮又瘦小的草疙瘩,还冒名顶替地叫着稻草垛,让人看着都提不起精神。或许它们也是世袭,沿袭祖制呢,由大骆驼变成小黄鼠狼,这就更让我没了拍摄的兴趣,干脆就不拍了。

今年回去收稻子时,这老哥又旧话重提了,还是让我拍稻草垛。我说我们村子没有稻草垛了,等我得闲去外村看看,有了就拍给你。我这轻易的允诺,原想是不难兑现的,结果还是食言了。

其实我也和他一样,也恋旧。即希望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保留下来,又希望社会时刻都能进步着。这样的心愿实在是难全的。一切新生事物的产生,必将淘汰一些旧的事物。尽管我们有些不情愿,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至于那些失落的美好,我们只能保留在心底,只能在想念时,慢慢地回忆一下了。

(二)

我也举家在外打工十来年了,家里的田地都给别人种了,农忙时都难得回去,农村的变化远出我所料。去年回去帮父母收稻子,发现好多人都只要稻谷,稻草都还田了。原因是都机械化了,没几家人喂牛了。烧饭用煤气和电,不好烧的稻草再没几个人愿意要它。即使有几家勤劳的人还喂着牛,那也是仅仅拾点够牛吃到春天就行了。春天来了,牛自然就可以拉到野外去牧青草,稻草储存多了也没大用场。

我父亲还是喂着牛的。还有几家喂牛的,都是和父亲年岁差不多的老头子,他们用不好机械,家里的青壮年又打工在外,就只能养牛耕地了。即使这样,收集起来的稻草也少得可怜,是不够堆个大草垛的。再说,他们上了年纪,也再没了堆大草垛的力气了。有限的稻草,随便码成几个小草摞就行了。看着这大小如馒头般的草摞,不禁让人慨叹:这哪里是稻草垛啊!

而今,乡下再没有那高耸入云的稻草垛了。

(三)

稻草垛最为辉煌的时代当属人民公社时期了。那个时候,每个生产队都有几个高高大大的稻草垛,那可是站在下面仰望它,都能够望掉帽子的高度啊。大集体时代,我还是半大小子,除了上学、帮大人干家务,就是和小伙伴们玩耍了。宽广的打谷场常是孩子们玩耍的首选地。去打谷场玩,自然就有许多趣事与稻草垛有关。

秋收季节,遍地金黄。社员们抢天夺时地收割稻子,田野里、打谷场上到处都是忙碌的人们。我们这群孩子也赶来凑热闹,或拿着木叉做草摞,或拿起抬杆帮着运草摞。青亮而柔软的稻草被大人们一叉叉地码了起来,随着秋收的脚步,稻草垛也跟着长了起来。正如陈学新在《稻草垛》里生动传神的描述那样,堆草垛这活在外行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了,随便一堆一码,把草堆成草垛就成了。其实没这么简单。堆草垛是个既费力又要点技术的巧面活,从下垛底到起脊结顶,乱糟糟的稻草在堆垛人手里就如棉絮扑被、一层层地被码起来,是马虎不得的。否则就有倒垛,烂草等问题。烂了稻草可不是小事,耕牛没有草吃就会饿死。没有牛耕地,就种不上庄稼,人也要跟着挨饿了。所以,这堆草垛的掌垛手可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必须选那些有责任心又有经验的。

我们生产队的掌垛手每年都是那几个饲养员,也许只有他们才知道稻草的珍贵吧,直到土地到户之前,这堆草垛的垛手就没换过。为了少沤稻草,稻草垛一般都堆的既高又大。稻草垛在堆到一两人高的时候,下面甩草的人就吃力了,就架了一个梯子,上面站一个人,用木叉接住下面甩来的草,再用木叉甩到上面去。草垛越往上面就越堆得慢了,掌垛手如绣花般地梳理着稻草,直到结顶。

结顶之后还不算完事,还要做一个稻草网,罩在垛顶上,防止大风吹了垛顶。大人们结稻草网的时候,也是孩子们最为兴奋的时候。我们跟着大人们的屁股后面帮着拧草绳,把把粗的稻草绳拉得紧紧的,试图拉断它。有时又一起用力,想把大人箍倒。大人们任由我们疯闹,虽有呵斥,但绝不会动手打的。在我们的嬉闹中稻草网也结好了,上了稻草网的稻草垛便傲岸地挺立在打谷场上,如一座金黄色的山脉。

这种同样的山脉,一个秋收过后,便会在打谷场的四周冒出好几个。本来宽广的打谷场,又变得如庭院深深了。在秋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于到来年的收秋,稻草垛都是村庄的标志物。我和小伙伴们曾争论过村里的标志物,村庄里最为高大的树没有高过它,那时整个村庄还没有一座楼房,那些低矮的农家茅舍更是难以匹敌了。也有人说炊烟比稻草垛要高,也有人反驳说,炊烟是飘渺虚幻的,没个正形,一阵风便烟消云散了,算不得最高。一通比较,稻草垛依旧独领风骚,这让我们不得不高看它一眼。

(四)

冬天来了,四野萧瑟。但打谷场依旧热闹,群鸟好像开了会似的,从四面八方涌向了稻草垛。是稻草上残留下来的稻子和秕谷引来了它们。这些寻食的鸟儿,最多的还是麻雀,它们白天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夜晚便往稻草垛里一钻,乐不思蜀了。

整个冬天,麻雀、斑鸠等鸟儿,围着稻草垛飞来绕去。这也引来了我们这群孩子。只要得空,我们就会手拿弹弓,不约而同地来到打谷场,围着稻草垛捉麻雀。孩子们都想逮斑鸠的,可这鸟儿警惕性太高,很难逮到。麻雀就不同了,也许它仰仗身子小、灵巧,贼作一颗胆与我们周旋。我们也和这小雀儿动起了心思,白天我们用弹弓打它,手上的准头不够,大家就来个群起攻之,弹弓齐发,没准就有一两只倒霉蛋被我们打落。黑夜里我们就拿着手电筒,看准稻草垛的小黑洞,用手迅疾地往里一掏,准能逮到一只。起初我们逮到了麻雀,褪了毛,大伙就各带家伙事,在外面野炊。几次野炊之后,便觉得这麻雀肉特麻,也就兴味索然了。再逮到麻雀就扔给家猫吃。家猫见了麻雀,就如饿虎扑食,哇呜一声衔着麻雀,连窜带跃地跑背地里享用去了。看它这样贪吃劲,我们有时也会逗它,把逮来的活麻雀用一根底线绳栓了腿,吊个不高不低的位置,麻雀垂下来,猫就去扑食,麻雀见了就会振翅飞起,飞累了就再次垂下来,猫又是一个饿虎扑食。如此反复,猫与麻雀都筋疲力尽了,我们也笑得肚子疼。

冬天的夜晚很漫长,那时的农村还没有用上电,天一黑四周就黑灯瞎火的。我们这些孩子们贪玩,瞌睡来不了那么早,就又聚到打谷场上玩。直到玩得人困马乏,方想起回去睡觉。再有的禁不住瞌睡虫的袭扰,便囫囵着身子,钻了草垛窟窿,置身稻草窝里倒也有被窝的温暖,直到大天四亮,才惺忪着俩眼,怔怔地寻家而去。这样的事几乎每个男孩子都经历过,有的还不止一两次。那样冷风四袭的长夜里,稻草垛就成了临时的安乐窝。

我就钻过几次稻草垛。在打谷场上看电影,因为个头矮,爬草垛的往往又是我们这些男孩子们。此时的稻草垛已被饲养员如切馒头般的从垛顶切下了一截,我们正好坐在草垛上,居高临下地看电影。背靠着稻草、屁股坐着稻草、冷了就怀里抱着稻草,小伙伴们只管叽叽喳喳地边看边谈论,困了就呼呼大睡,这感觉比后来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还美。最可笑的是,有一次我们去临队听大鼓书,说书人说的什么而今已记不清楚,大概是《小五义》之类的武侠传吧。刚开始听打打杀杀的情节,大家还有精神,后来听到和尚进了小姐的绣楼便没了兴趣,就躺在稻草垛里睡着了。醒来以后见打谷场的马灯也不亮了,四周黑黢黢的一片寂静。就感觉屁股底下一阵湿凉,竟不知何时尿了裤子。心下窃喜,还好是尿到稻草垛里,这要是在家里尿湿了被褥,屁股不被母亲打肿才怪。此时也不觉得害怕,摸摸身边还有一个小伙伴,正睡得香甜,全然不知道他屁股底下已经漆滂。我脱了湿裤子,把裤子塞到干稻草里,重新换了一抱干稻草,睡到天亮方才回去。我尿湿的裤子通过干稻草的渗透已是半干不湿,外旁人若不靠近是不易发现我尿裤子的。我那小伙伴就不同了,他睡得死,直到天亮方醒,裤子就差不往下滴水了。我大步流星走在前面,他提着湿裤子扭扭捏捏地跟在后面。我唬他说你下次可别再尿湿我的裤子了,不然我就跟别人说了。他一脸诚惶诚恐像,让我别说,还说偷家里的鸡蛋换糖果给我吃呢。

(五)

童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高耸入云的稻草垛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土地承包到户以后,稻草垛忽地一下多了起来,就是没有大集体时代的大了,好在还有之前稻草垛的风骨,是还可以被叫做稻草垛的。稻草垛小了,人们的肚子饱了,笑声也多了。稻草垛小了,不是欠收了,是稻草更多了。原因是土地包产到户,家家都有稻草垛了。

土地到户之初,大伙还公用着生产队的打谷场。稻草垛虽然小了点,但却如雨后春笋,挤挤巴巴地长满了打谷场。与稻草垛有关的趣事,就在这林立的稻草垛边继续上演着。我这时已经上了初中,每天放学回来,是必要到打谷场上去拽牛草的。我的小伙伴们现在也大都和我干着一样的活,常和他们在打谷场上不期而遇。

韩军子和黄蓉也是每天必去打谷场拽稻草的。这时的韩军子嘴上已经透出了浅浅的绒毛,人也显得帅气,只是去年做的一条长裤子现在穿起来显得短了许多,高高地吊起,脚踝上面一大截小腿还露着。我知道他兄弟多、家里穷,许是新裤子还没有做出来吧。但看他的样子,一点也没有为吊着一条短裤儿发窘,整天嘻嘻哈哈的,满脸都是活泼和调皮。黄蓉扎一根又粗又黑的大独辫子,长得都可以扫到屁股了。额前的刘海如不梳向一边,是足可以挡住双眼的。粉白的脸蛋儿,见人就笑出一对浅浅的`酒窝。他们两家的稻草垛离跟我家的稻草垛搭边儿,拽稻草时,大家几乎是天天见面的。

最初的时候,我们只是各拽各的稻草,有趣事儿就大家分享一下。黄蓉虽是女孩,但手快。韩军子力气大,只需三几下就拽够一大捆稻草了。我是最慢的,他们每次拽够自家的稻草就来帮我,等我拽够了稻草、打好了捆儿,大家就一起说笑着回家去。

渐渐地,事情就有了变化。以前拽稻草总是我最慢,如今却老是黄蓉拉在后面。再看韩军子也是慢慢腾腾的,好像他们并不急着拽完稻草回去交差。我拽完草要帮他们,他们说不用。我一旁等他们,他们说你先回去吧。有时候,放了学就去拽稻草,根本就见不到他们了。我心里犯嘀咕,这俩人咋不来拽稻草了呢?有一天我听天气预报说明天有大雨,就又连着去打谷场拽明天牛吃的稻草。此时暮色降临,四野寂静,打谷场上只有风吹稻草的沙沙声。当我刚要转到自己家的稻草垛边时,忽听得黄蓉那边的稻草垛有说话声,我想吓唬一下她,就悄悄地溜了过去。就见韩军子紧贴着黄蓉坐着,嘴里说好香。黄蓉说是抹了雪花膏。韩军子又说,那怎么闻你浑身哪哪都香呢?黄蓉用手拧韩军子的嘴说,你坏!俩人缠缠绵绵地说着悄悄话,我倒听得心慌意乱,再无心听下去,就溜回自己的稻草垛跟前,干咳一声。他们一听我这边有动静,就说你是鬼呀,天都要黑透了你还来拽稻草。我说,你们不也是才来拽稻草吗?他们说是的。其实他们的稻草早就拽好了,听我如此一说,就又拽了一会草,我们相跟着回家了。

那以后再没碰见他们来拽稻草,我想他们是在故意躲着我吧。再后来在学校里也见不到他们了。听大人们说,韩军子让大人到黄蓉家里去提亲,黄蓉爹嫌韩军子家穷,没应这门亲事。黄蓉哭死哭活地闹了好几天,结果还是拗不过她爹,另找了个有钱的婆家,过罢年就要嫁人了。韩军子提亲不成,也跟着东湾的一个穷亲戚去北京打工去了。

(六)

到我中学毕业以后,农村的打谷场都是每家每户各一个了,稻草垛孤零零地立在各自的打谷场上,正如曾经一起玩耍的我们,也在分享着各自的孤独。夏夜里,一领草席、一把蒲扇、有我孤独的身影,陪伴着稻草垛看流萤点点;秋夜里,守着谷堆、和稻草垛一起望星河浩瀚;冬日里,找个背风向阳的地方,背靠稻草垛看书、看杂志,眼前是白雪皑皑,晃着我青春的迷茫……

我依然记得那个冬天的美好,稻草垛前不在是我一个人孤单的守候,她来到了我的身边。我看书,她就在一边纳鞋底子。再就是她看书,我看她纳过的鞋底子。谈论书里书外的事,有时让我们低头叹息,有时又让我们开怀大笑。一切就这么自然,背靠稻草垛好像就有了靠山,再不惧别人的指指点点和蜚语流言。守着稻草垛,好像就守住了幸福,守住了一世的温暖。那天她让我试穿她刚刚做好的布底鞋,我问她这是给谁做的,咋那么合我脚呢?她一脸的桃花灿烂,答非所问地说,这新鞋子扭脚,你帮我穿上踩两天。

隔两天,她来还我《中国青年》杂志,我就拿出那双布鞋还她。她说我把布鞋踩脏了,不要了。我说我在屋里穿的,就没敢出去,没脏。她撂下一句话,说没脏也不要了,呆头鹅!晚上我翻开她送还的《中国青年》,发现中间几页的边缘、被她用缝纫机密密麻麻地走了一趟线,拆开后,里面竟掉落出一张纸片。读着那那隽秀的字体,让我心潮澎湃,仿佛她的体温已经透过冬天的严寒,让我有如春天般的温暖。

可好景不长,没能像她书信里描述的那样,我们最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走到一起。那份背靠稻草垛的日子,也随时光的流逝渐行渐远了,不忍想起却又时常扰心。

稻草垛啊,真是想说忘记你不容易!

搁在书案上的草垛散文5

关于书案上的绿意的作文

关于书案上的绿意的作文

那日,一位挚友兴致勃勃地说要在生日之际送我一盆茉莉。我欢喜得不得了,总渴望自己的书案之上能放上一盆植株,每当奋笔疾书或闲暇之余,抬眼看看那抹绿意,嗅嗅那清香,呵,多少有些高雅贤士的生活之趣吧。

花儿送来了,我就把它安置在书桌旁的屋檐之下,欣喜地揭下外面的罩子,迎接这位家中的新客人。此时它正值花季吧,细看那一个个小小的花苞,仿佛是满天的星星洒在纸头一般。一瓣、两瓣、三瓣……我好奇地数着,那花瓣儿让人想起那江南女子白皙的肌肤,轻轻的,柔柔的,一层包裹着一层,让你总想凑近看个究竟,那层层呵护之下到底隐匿着什么?寻觅了一圈,才惊喜地发现有一朵已悄然绽放,略带青涩,仿佛是藏于江南水乡深巷的女孩,略带娇羞,不时露出快乐的笑容。凑近轻嗅一下,淡淡的清香,回味无穷。它当真是因烟雨江南而生的吧,水灵灵的,只静静地亭亭而立,却意味无穷!呵,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友人见我如此喜欢,得意地说他可是特意挑了株花苞多的赠与我。我那时拍着胸脯说,放心,我一定好好儿照顾它。

我热爱这些花花草草,却不是个擅长养花养草之人。可因为这株花,从此也开始在网上查找些资料,它所需的阳光、水分、温度……忙,却乐此不疲。这是好友送我的呀,自己总得争气些。炎炎夏日,每日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往窗台跑,看看一晚上小家伙长得怎么样了。

“这儿的花瓣张开些了!”“那儿抽出新芽来了!”我总是以一种急不可耐的心情盼望着它快快地成长,开出一朵朵飘香醉人的茉莉,如照看自己的孩子一般悉心呵护。为它一点一滴细微的成长而欣喜,这个家中的新成员已融入了我的生活,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爱它,爱这枝头萦绕着的生的喜悦。喜欢看它吮吸着清晨的雨露,喜欢看它享受着午后的暖阳,喜欢与它一同趴在窗台上看着窗外的风景。这株小生灵啊,我已离不开它!

可大自然告诉我,万物总有凋零的一刻。有花开,必有花落。

当我清晨醒来看见最后一朵花儿泛着微黄慢慢凋零时,竟有些不甘心,不甘心如此美丽的生命也有这一刻。“落红归根。”我不禁喃喃道。自己日夜期盼的快快成长,如今竟是飞速地奔向死亡,想到这里不免自责起来,我沉默了……

那棵茉莉花,不,那株茉莉一如既往地置于我的窗台之上,我还是照顾着它,只是少了一份欣喜、一份期盼。可当某一日,自己放下手中的笔,抬起疲惫的"双眼,我的目光又与它相遇了。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我惊奇地发现这株茉莉奇异的美,那叶片在阳光之下仿佛是被澄澈的湖水浸染过了,墨绿、深绿、浅绿、亮绿,释放着生命强大的张力与美感。我仔细地观察它的叶片,比大拇指稍宽一些,叶脉深深地刻下生命的印记,这才是一株真正的茉莉吧――开在江南夏日,它仍是一如既往的静谧,却多了一份执著,多了一分信念。那叶尖闪烁着的生命光辉触动着我的心。这才是挚友所要赠与我的吧!我要用这绿意来比喻如歌的少年,要用这绿意来比喻永恒的生命,要用这绿意来比喻彼此间深深的情谊。

相信他,亦是如此。

花开花落,唯有这书案前的一抹绿意常在,我埋藏这深深的祝福,愿这抹绿意,永照心头!

教师点评

花开花落,生命消长,自是世间规律,作者参悟这其中的规律,深入到生命的至高境界――执著于信念,不屈于命运;又将友人的赠与和自己的思索贯穿首尾,因花悟理,富含哲思,不失为一篇具有生命力的文章。

搁在书案上的草垛散文6

乡村草垛散文

有时闲下来突发奇想,不知是哪年哪月哪日乡村里有了草垛,又不知是哪年哪月哪日,老家的门前不见了草垛?乡村草垛走过了很长一段无法计时的历程,也是一段从无到有而又从有到无的历程,那可是当年农村的一道靓丽风景,在我的脑海深处留下了很深的记忆。

儿时在农村常常见到,每到放山、放坡割拾草的时候,我家门前的空地上就会在很短几天内凸起大大小小的草垛,一个个草垛就如同一个个“小蒙古包”似的,日夜驻守在那里;每到夏收的季节,一个个麦根垛就会插空毗邻在那里;每到秋收的季节,一个个玉米秸垛就会转悠着在空地、村边兀自地立起来。整个村庄就会被大大小小的草垛充实着,被种类繁多的草垛包围着,草垛也成了农村的一种明显特征。

那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草垛,草垛就像现在的家庭资产一样,显得特别重要,有的家庭还有几个草垛的,个别没有草垛的人家,也是把柴草放到院子里的厢房里,假若谁家没有草垛放草,就会被街坊邻里笑话说“这家子人家不像过日子来头。”谁家的草垛多、草垛大,就会被夸赞为:“这家子人真勤快能干,几天工夫又堆起一个大草垛来。”

草垛对于农民来说那是至关重要的,那就如同我们现代生活中的燃料、电器,哪家也离不了。人们常说的“生米煮成熟饭”,其实,它的本义就是说的柴、生米和熟饭的关系,“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柴”就排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说明了它在农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一日三餐都用柴草来煮饭,假若没有草垛、没有草,就真吃不上熟饭了。那时,农村妇女做饭的时候,就到草垛上抽着一捆捆草回家做饭,并常常端详着草垛上柴草的多少,一看草不多了,就赶紧对自己的男人或孩子说:“赶快拾草去吧,再不去拾草,连饭也吃不上了。”男人或孩子听了这活,再看看日渐减少了的草垛,也很着急,宁肯先不干别的事了,也先去拾草,弄足了柴草,先解决全家的`吃饭问题,也就放心了。

这样一来,因家庭饮食所需及历史传统模式的影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柴草垛、麦根垛、玉米秸垛,还有别的草垛都忽略不计了。这大大小小、种类不同的草垛就占领了农村的边边角角,每家每户都很清楚自家草垛的方位,也就像保护家庭资产一样地保护着自己的草垛,生怕自家的草垛被烧了、被偷了。

说起草垛,也自然就想起了垛草垛。这活儿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还真是个技巧活,一般人垛不了,我就有过亲身经历,那年十六、七岁,生产队里分了麦根草,看着邻居都忙活着垛草垛了,我就急着招呼着弟弟,想把麦根草尽快垛起来,我拿着木杈站在草垛中间,心想,垛草垛不是什么三篇文章两首诗,没什么大不了的,就让弟弟抱着麦根草往这运,我就像盖房子一样一点点地往上摞,可麦根草太短,很难垛好,等垛到一米多高的时候,垛着垛着,草垛就要冒了,我又急又烦。这时,上了年纪的祖母从屋里走出来,一看草垛快冒了,就叫着我的乳名说:“你下来吧,我上去垛。”听着祖母说得很干脆,我只好慢慢地从草垛上下来,我和弟弟护佑着祖母站上草垛后,她熟练地拿起木杈,站在草垛中间,把一铺、一铺的麦根草摆的圆圆整整,并由里到外堆的结结实实的,我一边抱着麦根,一边观察着祖母垛草垛的方法,使我不由得对祖母更加敬重起来,直到最后,祖母把草垛垛的下圆上尖,又围上了扇,扇好了垛后,我便暗嘲自己“一个大小伙子垛草垛还不如上了年纪的祖母。”自此以后,心存羞愧的我也慢慢地鼓起勇气垛草垛了,不过,那时我的同龄人中仍有很多不会垛草垛的。后来我想,垛草垛虽说看起来简单,可要学会也需下一番功夫。从垛草垛联想到种类繁多的农活,要学会它更需要下一番苦功夫。

草垛还是儿时游戏的场所,我常常和小伙伴绕着草垛跑着转圈,蒙着眼睛捉迷藏,到了冬天,还有的钻到草垛里取暖,草垛曾带给了我们童年的欢乐,可也曾带来过不愉快的事情,前些年大多门前有玉米秸垛和麦根草垛,回老家的时候,偶尔听到:“XX家的草垛起火了,差一点引到屋上,幸亏救得急。”“XX家的玉米秸垛被烧了,一般是放鞭炮引起的。”有几次还真引发了火灾,烧着了三四间房,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草垛,是时代的产物,是过去那个时代生活的必备。草垛曾给乡村百姓带来方便,给我儿时带来无穷的欢乐,也曾给有的家庭带来损失和忧愁。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草垛已消失了,但留在我脑海深处的记忆却永远也消失不了……


查看更多精美散文相关内容,请点击精美散文

2024 格格美文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