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wfmzgg.com--原创文章】

  我的母亲和很多母亲一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她个头居中,头发斑白、满脸的皱纹刻满了岁月的痕迹。虽然已八十二岁高龄,但仍精神矍铄。

  母亲生长在农村,十九岁丧母,后由外祖父做主嫁给了父亲。父亲虽是独生子,但对母亲很好。而二十五岁就守寡的奶奶却很刻薄,从不施舍一点爱给母亲。尤其是母亲连生了三个女孩后,月子里连鸡蛋都不给吃,母亲只有喝点稀粥就着大酱,还要听奶奶无端的漫骂。母亲从不还口,自己偷偷的流泪后,对奶奶仍视为己母,百般孝顺。

  母爱是博大的,而奶奶的母爱是狭隘的,只属于父亲。父亲被打成右派后,被关进监狱,与家人如两世隔绝,杳无音信。本来就很困难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一个五口之家,全凭母亲的微薄工资来维持。母亲在外边受别人的白眼,回家后还要忍受奶奶的无端刁难,母亲都是用无语默默地忍受着。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奶奶思儿心切,把家里本就紧张的米装进罐里封存,说要等父亲回来吃。饿得姐姐们跑去生产队,趁着人家喂马的时候,从马嘴下的黄豆皮里找拾黄豆粒,有几次被喂马人骂着:“狗崽子”并用鞭子抽赶。姐姐们常是摔得满身泥土回了家,黑乎乎的小手里还紧攥着几粒“珍珠”般的黄豆,每当此时,母亲的心好像被撕碎了一般。

  一次大姐去厨房,发现母亲正吃黑乎乎的菜粥,很懂事的大姐尝了一口,太难吃了,还有沙土的牙碜,那是用淘米水中的沉淀物加野菜熬成的。母亲终因饥劳过度饿昏了好几次,都被好心的同事送回了家。母亲曾试着劝服奶奶,把留给父亲的米拿出来,以解燃眉之急,可奶奶竟以坐到院外哭闹的方式回绝了母亲。由于时间太长,被封存的米发霉扔掉了。姐姐们忿恨的骂奶奶狠毒,却被母亲严厉的制止了,并对姐姐们说,奶奶一生守寡,含辛茹苦把父亲拉扯大,我们全家是她唯一的亲人,我们该用爱和孝心去对待她……

  六年后,父亲回来了。母亲对父亲讲述了全家六年中的生活经历,父亲听后,泪流满面。再后来,母亲又生了三个女孩,我最小。

  随着时光的流逝,奶奶渐渐的老了,最后得了半身不遂,神志也不清楚,常常是将解完的大便弄得满炕满窗台都是。熏得我们躲远远的,只有母亲每次都耐心给奶奶擦身子、梳头、洗被褥和衣服,将奶奶照顾的无微不至,我无数次看到奶奶眼里流露出幸福和感激的目光。

  奶奶临终前,母亲由于生活的劳累住进了医院,奶奶在回光返照的短短时间里,连身边的父亲都顾不得理,吃力的伸出一只手,嘴里不停的念叨着:“她,她……”父亲赶紧把母亲从医院接回来,母亲流着泪,紧紧抓住奶奶的手,妈,妈的唤着,奶奶也流着泪,很吃力的看着母亲,嘴微微的张合几下,然后永远的闭上了眼睛。我知道,奶奶一定想说一声,你受苦了。是妈妈用爱和宽容,唤醒了奶奶最终难以割舍的感动……

  还记得第一次帮母亲搓澡,我发现母亲的胯部有两块很深的疮疤,于是问起。母亲平和的道出她尘封的往事。文革时,家里缺被子少褥子的,她全可着奶奶和孩子,自己直接睡在残破的炕席上,那时她瘦到一米六的个子只有七十几斤重。因白天太累,晚上睡得死,松懈的肉皮被骨头硌的夹在炕席缝里都不知道,等翻身时感觉疼痛难忍,才发现流出的血已经把肉和炕席粘在一块了,久之,便成了深疤。如今母亲胖了,那两道疤便深深地凹陷了进去。母亲哪里知道,这疤已深深地刻在了女儿的心上。

  岁月磨盘碾碎了苦难的记忆,却留下了我们对母亲的无限崇敬之情。常想起我小时候几次发烧抽死过去,外人都劝母亲把我扔掉。母亲却毫不放弃,抱着我爬过山丘,涉过溪水,四处求医;常想起我们童年总是在母亲的读书声中酣然入梦;常想起我们爬树刮破的衣裤,母亲一次次耐心帮我们缝补;常想起家里每人可以分一个馒头的时候,看到母亲的馒头比鸡蛋还小,而我们的馒头却大可盈碗;常想起母亲人到中年,春节为我们添置新衣,而自己的衣裤却补了又补……

  母亲只上过一年私塾,但她对生活的过程和内容却象是一本书,她总是用微笑面对生活的苦难,用慈心去敬老爱幼;用善良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有人说,母爱如佛、母爱如歌、母爱如炬……但我的母爱如书,它厚重,承载了一个母亲全部的岁月过程,这其中包含了善良、无私、宽容等传承的美德。它美观,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但它的内容还是光亮如新,启迪着下一代人去学习、体味、效仿。它精彩,虽然我们这一代人不会象母亲那样,经历那么多的苦难和艰辛,但对生活乐观、达观、坚强的态度,会让我们所追求的走向更远、走向更长、走向更高。每当我读着她,有如春天般一样温暖,指引我走向满怀希冀的人生。


查看更多原创文章相关内容,请点击原创文章

2024 格格美文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