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wfmzgg.com--原创文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征程,我亲身经历着家乡—北石槽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在公交方面,苦苦涩涩、酸酸甜甜,我的感触颇深!

无车记

1978年之前,我们村连三个轮子的车都少见,更别说公交车了!老百姓出行只能步行,少数人可以骑自行车。听母亲说,我本来有个哥哥,出生时难产,几个小时后就夭折了!那时村里每年都有很多因难产而死去的产妇和新生儿,母亲说:“太惨了!如果能用车及时把产妇送到县城的医院,就可能改变他们的命运。”曾经交通不便的日子是那样苦涩!

搭车记

80年代,我上小学,我的家乡终于通公交了,从东直门到下西市,尽管一天一趟车,可亲戚们从北京回老家再也不用骑自行车了。但是想去顺义县城还是没有公交车!我们一般都是搭乘拉砂石料的大货车。暑期里的一天,我也像村里人那样,搭乘一辆大货车到顺义县城的姑姑家。到了姑姑家,我的一身新衣服已经成了土衣服,我的小头发也成了时髦的爆炸式,小小的我因出了远门而开心的笑着!

骑车记

90年代初,我在城关一中读高中。当时一中的学生大部分是农村的孩子,都是骑车往返。我忘不了1991年的五一。那天风很大,漫天黄尘,我和上初一的妹妹照常骑车回家,由于风大,只好骑一会,推车走一会。30公里的路,我们竟然走了一个上午!到家时,我俩就像两只土猴子,连嘴里都是沙子。我看到母亲偷偷地转过身擦眼泪,我的鼻子也酸了。

挤车记

1994年,我去北京读大学。周末放假,从学校到东直门的车很方便,有地铁、有公交车,可从东直门到家就别无选择,只能坐942路车。每次回家都要等两个小时,最恐怖的是上车,说“坐”不如说“挤”,说“人”不如说“肉”—被揉圆搓扁,而且弹性韧性都超强,可随着有限空间任意变形,人人都像是儿时看过的动画片《巴巴爸爸》一样!

开车记

1996年我来交通局参加工作,那时每天只有一趟通往家乡的小公共,乘车仍旧不方便。为减少花在路上的时间,也为了省些力气,父亲给我买了一辆摩托车。开摩托的确比骑自行车省劲,也快多了。但是一段时间过后,我的肩、膝关节都疼得厉害,很多常年骑摩托的人都会落下此病根,尽管如此,摩托车仍是当时上班族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私家车的老百姓越来越多,我也有了自己的小汽车。不管是否通公交也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更不在乎路有多远,我都可以出行了!这着实让有车的我开心了一阵!

乘车记

进入21世纪,北京公交选择了公益性的发展模式。顺义在各远郊区县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交”。通往家乡的公交车一下子多起来了,看着一辆接一辆的公交车路过家乡,我的心里甜甜的。2007年,绝大部分公交车的票价改为1元起价,并且实行刷卡四折,学生二折的优惠。老百姓出行可选择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乘坐公交车方便实惠又环保,多数家乡人出行都会选择乘坐公交车。

当公交真正实现了便利快捷,有车族也从驾驶座上离开了。我也赶时髦:舍弃了开私家车,迎着扑面而来的微风,沐浴着灿烂的朝阳,乘上便利快捷的公交,行驶在通往家乡的大路上。回首往日那艰辛的经历早已成为值得珍藏的记忆;抬头看看窗外,天更蓝了,水更绿了。这一切使我深信:前方的路会更宽,老百姓的心会更暖!


查看更多原创文章相关内容,请点击原创文章

2024 格格美文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