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子说起……

2016-08-16 

来源:励志格言 

【www.wfmzgg.com--励志格言】

  胡子这东西没别的来扯,也就是刮不刮的问题。小子也在这问题上无比纠结啊。中国人原本不刮胡子,都是“古训称发肤,受于父母”作的祟。

  胡须的兄弟“头发”倒是纠结了几代的历史,清初把这头发沾上思想的九族关系了。当时江南地区好几次重大的抗清事件,都起之于“削发”之争,即汉人历来束发而清人强令削发,甚至到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地步。发型看来事小却关及文化生态,结果,是否“毁我衣冠”的问题成了“夷夏抗争”的最高爆发点。(ps:也不算是骂叛徒,柔弱的文人不必宁死不折。文人中有一些著名的变节者,但他们往往也承受着深刻的心理矛盾和精神痛苦。我想这是一种文化的力量,文化其最终意义是可以决定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还有经济的……)

  胡子的斗争没那么紧张,斗争史却比头发革命长久得很!跟古文人都说,父母留下的东西怎能随便割掉?做儿子的刮胡子,即为不孝。胡子有没被列入革命之列?我不知道,也许真与革命有关。无论是外族的革汉族的命,还是汉族的革外族的命,有过在头发上改革的事,说不定就在那时把胡子株连了也说不一定。

  古人流行长长的胡子,那也是蓄了一辈子的心血。先哲们何故蓄须?除了古训,难道就没有别的原因?其实不然。如果你留心就会发现,这古训根本就是读书人留下的。那些整日劳作的人们留着胡子影响锄大地,该剪则剪。只不过多了层忌讳,将胡子剪短了些罢了。他们的短髭,说明他们还缺少叛逆的性格,革命不彻底。倒是那些蓄须的人,留下了不少美谈,什么春秋的孔老夫子,三国时的关二爷。

  故而黑暗社会时,革命了那么多年,文人们依然像现代诗人笔下的秃鹫,以“天地为之一寒”的冷眼看着朝廷,而朝廷却奇怪地流泻出一种压抑不住的对汉文化的热忱。

  鄙人窃以为蓄须能保住这张脸面。比方,文人很是看中荣辱,可皇权、利益又“胁迫”他们自欺欺人,当这些谎言被人揭穿时,无论是谁都要难免脸红,可文人不怕,留下的胡须掩盖了满面羞涩,所以说、即便虚伪了也能去掩耳盗铃啊。当年明月先生将武将比作河东狮,文人更是十有八九惧内,当拙荆发怒,巴掌刮着风狠狠扇来时,那胡须染成的黑脸可不会长出五个手指印,这面不改色可不是哪个小白脸能做到的。

  这样看来,这胡须还是蓄下得好。不小心时可保全脸面,抱点羞愧就够了(像犀利和我一样,要缺德、无赖,不可为而劝人不为、己为之);蓄下胡须,随时应急,权当买份保险求平安,何乐而不为?

  有人说,“现代人刮脸,都是一种浮躁风气使然。”咀嚼下来,有几分道理。像某些人,露个脸了还非得刮去这保险。闹得非得路人皆知,小白脸露了几分就以为给自己长脸了;立功受奖,大张旗鼓得唯恐世人不晓,怕是不晓得被多少人唾弃。家丑扬去几分,看你怎么咽得下去!

  只是啊,既然想去露露那张脸,要此时这张脸被胡须罩住了怎生了得?也就只得刮去!

  当然更多的老百姓刮脸却是为了美容。少年时,看到满脸的胡须,觉着不好意思,就悄悄地一根根地拔了去,开始血迹斑斑、也会忍痛继续,到了后来拔上瘾了。这时候又怕人说“黑”,没办法,为了这张脸白一些,却发现拔得慢啊,刮。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己知道,体内的荷尔蒙不去,这胡子你怎么也去不了的。一个男人没了荷尔蒙是什么结果,谁也不希望被呼厂公吧?

  所以,胡子刮与不刮、怎么个刮法完全取决于他自己。无须考虑是否像外国人的胡子那般飞舞张扬、曲折有力,也无须去证明没个胡子办事就不牢靠。胡子是爸妈给的,长啥样又不是你能决定的,这么一说推卸了责任,心里好受了吧?

  等我有了儿子,就这么跟他说,“你爸爸的络腮胡子遗传的你爷爷的,……你亲爱、敬爱、可爱的周恩来爷爷也和咱家一样是络腮胡。”嘿嘿,给他钱,再看看他买不买刮胡刀。


查看更多励志格言相关内容,请点击励志格言

2024 格格美文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52号